1

1944年7月,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,美国财政部的部长助理哈里·怀特,作为上个世纪最为伟大的经济学家——凯恩斯爵士的超级迷弟,一位疑似苏联间谍,成功PK掉了由他的偶像凯恩斯所提出来的,极具前瞻性的天才的“银行币”计划,进而建立起黄金+美元的世界经济之锚——史称“布雷顿森林体系”。

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,其实是所有明眼人意料之中的事:首先,最优方案“银行币”,实际上很难在二战后,国家实力极度不平衡的全球新秩序中真正达成共识,那么只有继续将目光转向已有的价值共识——黄金了;而代表旧日荣光的大英帝国及欧洲列强,已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被消耗地奄奄一息,而新贵美国,在彼时则不仅有着最为强大的军事实力,还有超过全球四分之三的黄金储备,这时候不抓紧机会,登上世界的巅峰,还等何时?此消彼长之下,需要钱的全欧洲,与需要地位的美国,很轻松地就达成了共识。

那么,如果当时的欧洲实力并未大损,美国并未有那么压倒性的经济、军事优势的话,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共识还能轻易达成吗?

2

如果我们把黄金储备看做算力的话,那么这两天闹得沸沸扬扬的BCH分叉事件,从一定的程度上,能够给我们机会以一窥平行世界里,英美若是实力相当,在布雷顿森林相互斗法,打得不可开交的话,会给全球局势带来何种影响。

算力,作为区块链世界最为至高无上的价值保障,自然也是每个共识体自身实力的体现。正如BTC.TOP的江卓尔微博所述:“算力能杀死一条链,所以算力能成为比特币的最高仲裁机制。”比特大陆与CSW在正式大战之前,聚集各种资源,试图拉拢更多的中立矿工的行动,就是如同增加黄金储备来为自己的经济体系加码一样,不断增加己方的算力总量来保障自身的共识机制。待到真正的竞争开始的时候,双方便可以通过不断调用算力资源,来比拼出块速度。毕竟,谁的算力越多,出块便越快,谁的共识也就能得到更多的人接受。

BCH的分叉大战,可以说是“道不同不相为谋”的共识撕裂,也可以看做是“熙熙攘攘,利来利往”的利益争夺,这个过程,对于BCH社群来说,也许是让共识变得更加凝聚与纯粹的升华过程,也可能是让共识变得混乱与易碎的衰败前兆。而只有时间,才能最终决定胜利者。

然而,不管这次分叉对于BCH社群共识来说究竟是好是坏,反正对于区块链整体的社群共识来说:“打击了市场信心,寒冬加剧,大空头警告。”

说到底,再差的共识,也好过没有共识。诚然,任何的共识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,而就算是通过软分叉的形式,在演进中进行持续完善,所承担的风险其实也是小于二话不说直接硬分叉的。就像布雷顿森林体系由于其历史局限性,消亡是必然,但这个过程也是共识更加完善,各方利益得到更佳保证的演进过程——到美元与黄金脱钩,“金本位”演化到“信用本位”体系的建立,“信用货币”才逐渐走上历史的舞台,并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继续进步,凯恩斯的“银行币”构想,才有了微弱的落地可能。

3

然而,“信用本位”的扩张边界十分明确,那就是社会中获取信任所需要的成本。任何交易,往往都需要第三方来连接起互不相识的双方。因此购物时,人们更愿意为大品牌,国际名牌而付出高额的溢价;租售活动更是往往需要给出不菲的中介费用...在这种种现代社会的经济现象中,所隐含的规律,便是人们需要为获取信用而额外付费。

在互联网出现之前,这样的经济结构是合理的;而到了互联网,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,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范围与频次,时间与空间都被无限地扩大了。因此原本通过对信任付费,就可以保持价值传递的方式,已经不再适合文明快速发展的进程了——就好像以前人的活动范围只有村镇,那么马车就够了;而现在人的活动范围变成了全球,马车再豪华,也无法从吉隆坡将你拉到纽约一样——因此,只有通过共识来承载价值,来保障价值,才能配合不需要信任的区块链技术,让人类文明快速驶向更加辉煌的明天。